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收藏拍卖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现代为何难出艺术大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朱同
热度718票 浏览34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月02日 15:10

—— 著名艺术家李树勤首次公开解剖书画界现状

     新闻背景:近年来,艺术院校招生逐年火爆,大批青年人趋之若鹜。在此背景下,各院校的录取比例逐年下降。据报道,今年中国美院录取率只有1/30。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书画艺术的大门,然而现今的书画界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又是不争的事实。类似的尴尬并不局限于书画方面,整个中国艺术界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是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还是艺术培养机制有待改进?就此,记者独家专访了在中国书画界有着“钦差大臣”之称的亚明得意弟子、江苏省美术馆著名画家李树勤教授。作为惟——位在国内和刘海粟、李可染等许多大师均有密切接触的艺术家,这是他首次面对媒体评论这一热点问题。

  “我认为目前仍处于过渡期。这个时期仍不会出现大师级的人物。”针对被艺术界热议的中国书画界为什么难出大师级人物的议题,近日在南京李树勤给出了他的观点。作为国内艺坛很有影响的画家,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李树勤便具体负责操办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专版达20年之久,频繁来往于内地与香港,上至刘海粟、吴作人、李可染、启功等书画大师,下至各省各市乃至穷乡僻壤的青年画家,将其视为书画领域的“钦差大臣”,而在国内美术界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作为一位艺术家,李树勤快人快语,而对记者的提问,他表示自己是“实话实说”。
 
  艺术创作水平不能靠吹
 
  记:您以前就曾提出来,国内现在出不了大师级的人物。
  李:这是亚老(亚明)去世前讲过的。他去世前讲到过许多问题。以前我们经常到国外去,发现到国外办展览的画家越来越多,不少是“著名画家”、“国画大师”展览,实际上都在那儿瞎吹的。有一种现象,一些人海外办展览回来,总是吹“空前轰动”、“好评如潮”,什么话好听就用什么话。一些不明就理的外国朋友碰见便问我们,说中国哪来这么多著名画家、这么多大师?我只好说,中国地大物博,省份多,著名看怎么讲了,有的在县里很著名,有的在所在城市很著名,有的可能在的省里很著名,也有在国内很著名的,这四五种著名加在一起,当然“著名画家”就很多了。话说回来,不管“著名画家”有多少,是不是大师归根结蒂要落实到艺术质量上。就像百米赛跑,国际上是9秒几,能拿到冠军,你在国内跑1分多钟就觉得很快了,可根本不知道国外是怎么个跑法。对于艺术来说,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看,放在世界发展史上来看,放在中国发展史上来看,放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来看,不能夜郎自大。
 
  很多书画作品是文化垃圾
 
  记:那您觉得书画大师有固定的标准吗?
  李:我参加了江苏开的几次美术会议,大家都在谈论大师的问题。有的人说大师的条件是六条,有的人说要成为大师必须具备哪些哪些条件。但我认为,评书画大师是不具备学术意义的。说得再具体点,所谓大师不是你这个时代评出来的,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以后,能够留在历史上的。所谓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有很多不是在当代体现的,它是在五十年或者百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的。你的画画得好不好,艺术价值高不高,一般有3种标准来评判。第一、作品的历史价值。你的作品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历史阶段,将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第二、作品的文化价值。所谓文化价值是指文化的深度,一般的,通俗的,光漂漂亮亮的作品并不具备文化深度。第三、作品的艺术价值。所谓艺术价值指的是作品中的艺术含量。包括技法,甚至是科技含量。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技法含量与别人有所大不同,要有所创新。要是纯粹模仿人家,这就不具备思想和技法含量。很多作品就是卡拉OK,通俗文化。实际上很多书画作品可归入文化垃圾。目前,中国的许多艺术作品不具备创造性,更不具备深刻思想性。书画界中有很多人的作品是垃圾文化,所谓垃圾文化就是不具备经典,不具备高层次的文化状态,就是对历史画作的仿制和对别人画作的仿制作品,几百个画家的作品都像一个人画出来的,这就是一般的通俗作品,谁都看得懂,到处张挂,充其量是“书画肯德基”,是肯德基画店里生产出来的通用作品。某省城市的一幢楼有四层楼在批发书画作品,就像卖布一样一摞摞的。
 
  书画家受诱惑太多难成大师
 
  记:您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是艺术圈内的急功近利吗?
  李:是急功近利,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关。为什么说这个年代出不出大师,各种诱惑太多。怎么能产生大师呢?我在一次会议上发言问在场的人,你们能成为大师吗?现代社会对你的引诱太多。你又想当官,又想发财,各种社会腐败对你招手,你成为大师是不可能的。书画腐败比教育腐败、医疗腐败,要严重的多。某些地方、某些部门的书画腐败和权力腐败勾结在一起,造成艺术思想的混乱、艺术创作的混乱,这种局面下,怎么出艺术大师,瞎吹的太多。实际上,这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由“机制问题”造成的,短期内难以解决。“机制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官本位问题”。
  记:您所接触过的这些大师和现在的画家有什么不同?
  李:(大笑)我没接触过大师,我只接触过大家。我以前讲过,从古至今艺术的文脉是一条长链,它是环环相扣的。所谓大师,必须具备长链中一环的作用。长链离开你这一环,链就断了,就不能谈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如果你的画可有可无,在这个时代,在全国,类似的作品还很多,怎么能具备环的作用呢?因此,所谓大师在所处的时代的艺术长链中,必须是独一无二的。目前,中国这样的画家还没有。当然画的不错的画家还是有不少的。以往的艺术大家必须具备两个魅力,一是人格魅力;二是艺术魅力。现在的画家甚至一些艺术界的领导,一开口就是“这张画值多少钱”,俗不可耐。许多美术界的领导是一手当官,一手赚钱,两手抓,两手都不松。画家一当官,他的画价就飞升了,实际上依我看,目前那些当官的画家画的画,只能算一般的很,难有什么文化价值。不过是有不少人给他们抬轿子,包括一些当官的之间互相抬轿子。
 
  中国艺术品市场缺乏诚信
 
  记:现在有这种现象,一些画家可能画得很好,但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李:艺术价值不等于市场价值。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经济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是艺术创作的最后结果,这个果实是几十年才结成的,不能把结果当作成长过程来把艺术家推向市场。许多文化界的领导人在这一点上没有搞明白。实际上,能卖钱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不能卖钱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作品。我刚才讲过的,如何衡量艺术价值,不在于市场价格,经典艺术作品难说价格的问题。比如苏州文征明的作品能流传至今,它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化价值,那个时代的文化价值便成为以后的历史价值。而现在很多人的画,再过几年就成垃圾了。文化垃圾和文化价值不能放在一起。

  记:那您觉得我们现在艺术市场的总体环境怎样?
  李:中国现在搞艺术品画廊的条件还不完备。现在的市场缺乏诚信,缺少信誉。一些画廊里还倒卖假画,这种现象很普遍。而在国外,专业画廊要这么做,早就倒闭了。对于正规的准备寻求良好发展的画廊来说,第一具备的要素便是诚信,决不能销售假画。而我们的画廊呢?有人说,现在有些画廊里销售的一些名人字画80%都是假的,有何诚信可言!
另外,总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也不成熟。据国外测算,年平均个人收入达到9000美元以上,艺术作品才会进入寻常百姓家庭。9000美元相当于7万多元的人民币,而我们现在人平均年收入是1000美元多一点。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组成了一个大的人文环境,我们人文环境中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有许多不太健康的因素。现在社会上一些比较好的名人字画50%是在部分官员手中,40%是被画贩子和经济暴发户控制,画价不断上升正是这两部份人抬起来的,成了他们投机致富的重要手段。 中国书画价格飞升并不是由国际艺术品市场推动的。
 
  江苏发展艺术要有好环境
 
  记:您觉得目前江苏的情况怎样?
  李:江苏有好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是出人才的地方。苏州地区出过许多院士,很多名人都出在这个地方。历代大家出在这个“黄金三角洲”,数不胜数。这个黄金三角洲,我指的是黄山以东,杭州以北,扬州以南的地区。不谈这个地区的画家,就难说中国美术史。因此,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三角洲,也是丰厚历史文化三角洲、书画黄金三角洲,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宝地。特别是南宋以后,这里便成了中国的文化基地。我们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环境当中,有充分创造艺术高峰的条件。

  记:条件具备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李:不要乱提口号,要踏踏实实地研究一些具体问题,历史的、现实的。政府应给画家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不能把艺术创作当成文化产业和商业文化来发展。画院里的画家不是要他们去赚钱的,而是要他们搞出经典的、传世的作品、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拿不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国家成立画院要画院的画家干什么呢?一个时代应该做一个时代的事,一个时代应该画一个时代的画。这个时代的画家应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也只有无愧于时代,才能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
  画院把艺术创作推向市场的做法是错误的。有的经典作品要一年二年或许多年才能完成的,要他怎么推向市场?问题是你要把真正优秀的艺术家调入画院。现在许多画院创作人员太杂太乱,不知怎么调进来的。傅抱石拿了国家十六年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如他半张画的价钱。我们要整体研究历史经验,不要脑子发热,你这个文化官员并不比前人聪明,要在尊重历史的传统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比如,江苏美术1950至1980年代的经验,就应该很好的研究,那是为中国美术史、江苏美术史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
 
  书法艺术发展空间有限
 
  记:您对书法的前景怎么看?
  李:书法今后的发展是有限发展。不要想怎么发展、怎么大的发展,书法今后不可能有大发展,只能是有限发展。因为目前已经失去了书法创作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过去从小孩子就开始毛笔练字,当官,做文人,或者干其他的事,必须要写一手的好毛笔字。另外,小孩子们从小便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当时的毛笔书法是人们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技能。就像现在人们学外语一样,不会写字就无法跟人交流,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书法一旦离开了社会功能去纯艺术化,事情就难办了。
记:那国画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李:国画的发展还可以,时代的改变、生活的改变,会创造出许多新的艺术形式。而书法已无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国画则是多艺术形态的。单从绘画的形式来说就五花八门,而且是越来越多。书法则不同,离开字就无法谈书法。目前,书法作为字的艺术已经发展了2000多年了,要有大的突破相当困难,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能把毛笔字写好就不错了。
 
  艺术教育质量下降明显
 
  记:我们在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李:经典艺术是由少数人创造的。不是全民唱歌,全民跳舞,全民画画,不是这个概念。今年艺术院校招生,中国美院华东地区报名人数是5万,大概的录取名额是1500人之内,5万人在竞争。南京考区招1000多人,大概有3万人在考。这么多的人在往艺术方面来挤。很难说,这么多人中就能产生好的艺术家。
  过去一个画系只有12个人,老师一节课上平均可以辅导一个学生5分钟。后来扩招了,一个系变成了25人,一人平均下来只能辅导两分钟。有时候,话还没说几句,一堂课就结束了。现在一个系是五六十人了,五六十人中谁都不认识谁了,你怎么指导?我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降低了艺术教育质量。艺术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那培养的学生有什么用?有个奇怪的现象,过去12个学生时,读了4年大学,其中有五六个学生是不错的。后来扩展到20多个学生,好的还是五六个。现在五十几个人了,还是只有五六个学生是不错的,大部分人水平太一般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就毕了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保证艺术教育质量呢?高水平的画家、艺术家在任何朝代,都是极少数人。不能把高等艺术教育当成来钱的手段,不能当成商业和产业化来搞,也不能把大学艺术教育办的像幼儿园的艺术兴趣班来搞。


【本文作者】著名艺术家李树勤先生,现为江苏省美术馆教授,亚明弟子。1979年曾出任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副主编长达20多年,亚明当时任主编。

顶:27 踩:3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20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4 (198次打分)
【已经有253人表态】
41票
感动
30票
路过
28票
高兴
32票
难过
25票
搞笑
29票
愤怒
31票
无聊
3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