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收藏拍卖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揭秘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档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星辰在线
热度1226票 浏览210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7年4月11日 09:35

  近日,台湾行政机构罔顾客观事实,声称要将台北故宫藏品说明中原有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的荒谬言辞引起了世界华人的极大愤慨。对此,记者专访了两岸相关专家和学者。回顾这批文物辗转迁移的传奇经历,领略台北故宫馆藏的旷古文物,解读台湾当局“去中国化”背后的阴谋。

  故宫国宝何以两地离分

  与记者说起“一宫两院”的格局,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梁金生先生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感慨。梁金生的祖父梁廷炜1949年护送国宝赴台后,他们梁家与故宫馆藏国宝一样“从此分两地”。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觊觎北京。1933年,日军攻陷山海关,形势危急,为避免宝物将来落入侵略者之手,故宫紧急决议打包1.3万多箱文物南迁。2月6日清晨,在大队警卫的保护下,一列火车负载万箱古物,缓缓驶离北京城,故宫“文物大迁移”秘密开始。

  当时包装最困难的就是瓷器,有的其薄如纸,有的其大如缸;而铜器,看似坚固,但一碰就碎。大家装箱遵循“稳、准、隔、紧”四字秘诀,让古物一件件相隔离,同时包扎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好比易碎的瓷器,就得用棉花内衬,再用棉纸包覆,几个绑成一串,最后再填充稻草及稻草壳将之重重包裹。

  这上万件国宝,最小长3尺、高1.5寸,最重达1吨。1935年,故宫还精选了735件“品中极品”,装入80个特制铁箱,押送至伦敦参展。这是故宫文物首度出洋,极为成功与轰动。“七七事变”后,日军进逼南京,存放于南京朝天宫的古物被迫分为3路,再往大后方疏散。在伦敦参展过的80大箱国宝被率先送往长沙,藏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内。后战事吃紧,这批国宝又被分批用卡车,迁至黔西安顺县城外一个天然石灰岩洞穴“华严洞”内,最后落脚四川巴县飞仙岩。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3处古物开始往重庆汇集,1947年6月顺流而下,12月运到南京朝天宫的永久库房。这些古物由于包装得宜,在万里颠簸的险途中,竟然毫发无伤。

  也许是“古物有灵”。有一次,古物运到宜宾、乐山这段水路时,要靠纤夫拖船逆流而上。河床狭、水流急,船行途中,绳索突然断裂,小船眼看就要冲入大佛脚下,船破人亡。正当船上人大呼救命之际,往下疾冲的小船却莫名其妙打横冲到沙洲搁浅,没有伤到古物半分。船长当即跳下船不住磕头,感谢上苍。而存放在湖南大学的80箱古物,刚运走不到一个礼拜,该大学的图书馆就被炸个精光。至于另一批由成都运往峨眉的几千箱文物,也是卡车才走,日军就来袭。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这些南迁宝物中的精品又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分三批用军舰运到了台湾。除了故宫博物院的2972箱文物精品,当时运到台湾的还有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的文物。1950年4月,台中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文物才得以迁入新库。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这些文物终于有了一个长久的安身之处。从那时起,海峡两岸就有了“一宫两院”的格局。

  台北故宫国宝 价值百万亿

  对于大陆的大多数人而言,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久闻其名却难见其容。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徐博东教授3次去过台北故宫。他告诉记者: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由于落成于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所以又名“中山博物院”。

  伫立在台北故宫院前大眺台上观瞻全院,令人恍若置身北京故宫;而紧贴博物院的是覆盖浓密树林的陡峭山势,又令人宛如站在南京紫金山麓。从外形看,建筑物似为2层,实则4层,建筑平面成梅花形。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8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及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图书、文献、碑帖以及玉器、珐琅器、雕刻和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研究室。巧妙的是,第三层楼后面架了一座长廊天桥,直插入后山之腹,原来是一个深180米、高6米、宽3.6米的山洞,洞内分为一个个小室分类收藏文物,全部设有空气调节系统、防潮系统、防火系统和防盗系统。

  “台北故宫”的后山秘道与库房,在世人眼里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传言若有盗宝者闯入,其内的空气将在数分钟内抽光,使之窒息而死。据徐博东教授了解,“台北故宫”并没有让人瞬间窒息的杀手措施,但却设有红外线侦测、碎音侦测和温湿度侦测等系统,还拥有能抗击重达百公斤撞击力的防爆膜。与曾经遭窃的卢浮宫和其他博物馆相比,“台北故宫”的保安措施堪称完美。“故宫”管制室主任萧励强曾笑言,台北故宫自建立以来没有发生过盗宝事件。而在文坛笔名为楚戈的“故宫”退休职员袁德星则透露,几十年前,曾有位退役上校在闭馆之后携带绳子躲在展览柜后,打算盗宝后破窗结绳而出,但马上就被负责打扫的工友发现。因为窗子是假的,根本打不破。

  “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都是用来形容赵宋官窑的名句。以汝窑为例,全球现存于世的仅67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23件(另外北京故宫有17件,上海博物院有8件,英国大维德爵士基金会有7件)。瓶底烧印有“丰华”2字的一只铜梯形的青蓝色瓷瓶尤其名贵,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贵妃刘夫人的宫中之物。一件瓷器的平均身价若根据行情以1亿新台币来计,则“台北故宫”的所有瓷器的总价高达2.5万亿元!

  除了瓷器珍宝外,存于“台北故宫”的34万份朝廷奏折文件“藏码”无数,其中清代的诸多档案里还藏着野史传闻背后的秘密。雍正在民间一直有夺位为皇的传闻,但现存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康熙遗诏,就是为其翻案的有力物证。因为雍正壮年时即驾崩,民间亦流传着吕四娘行刺的帝王美人版的故事。然而据“台北故宫”逐渐解密的文档记载,雍正有崇信丹药的嗜好,估计其应该是进丹而暴亡。许多人讨厌乾隆皇帝,因为他把香香公主害惨了,而历史上的乾隆其实非常宠爱香妃。

  此外,“台北故宫”内还存放着康熙的朱批摺子(两千多份)及其他书法精品,其丰富的各种历史档案还栽培出了被誉为“汉学三杰”之一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另两位是孔飞力和魏斐德)。史景迁在一年内苦读了“故宫”近四十万件的清宫档案,顺利完成了《曹寅与康熙皇帝》的论文,奠定了自己日后成为清代史学大家的基础。

  “一宫两院” 难隔同出一脉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65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

  台北故宫的收藏构成与当时人们对文物的认识水平有关,那个时候的学者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青铜器(2382件);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

  由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受展厅面积所限,通常每3个月会换一次展品,即便这样,要把这里所藏六十余万件稀世文物逐个儿在世人面前亮个相,至少需要30年时间。尽管这里展出的文物是常换常新,但是有三件宝物始终没有换过,这就是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们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翠玉白菜是依照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原材料顺势而为,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蝗虫,一只螽斯虫。它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但是白菜叶片上停留两只虫又是作何用意呢?原来螽斯虫代表了多子多孙的意思。

  东坡肉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

  距今两千八百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毛公鼎,则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洋洋洒洒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做此鼎的史实。鼎铭字迹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笔力遒劲,全篇一气呵成。该铭文是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价值无双的瑰宝重器。

  代表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的三希堂帖之一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亦收藏在“台北故宫”。
  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其79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历代书画家、收藏家甚至帝王都以能亲眼目睹真迹为幸事。但是现在这幅名画却分为两截,分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博物馆,至今无法重逢复制。

  台北故宫屡遭“独”手

  台北的“故宫组织条例”第1条原来明确写着“国立故宫博物院整理、保管、展出原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所藏之历代古文物及艺术品,并加强对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之征集、研究、阐扬”。但是,2007年1月17日,台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下令删除“条例”中宝物来自“北平故宫博物院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字眼,同时也将条例中“中国古代”字眼修改为“国内外”,并声称此举旨在“避免中共未来在国际场合,要求扣押或归还故宫宝物”。

  实际上,台北故宫遭遇“独”手干扰不只这一次。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谢郁女士指出,台湾当局几年前曾试探将“故宫”改名为“福尔摩沙展览馆”、“万国博物馆”,还要将“故宫”一分为二成“台湾馆”和“中国馆”,把馆藏文物也一分为二成“台湾文物”和“中国文物”……这些动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企图抹掉中国印记,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对于台当局自我掌掴的做法,梁金生说,博物馆研究、文物研究的本质就是溯本追源,无论是收藏、研究还是拍卖市场,文物的年代、出处都是文物的基本信息,是其价值的决定因素。他举例说:“同样是一枝笔,皇宫用品和民间所用有不同的价值。台北故宫文物最大价值就是‘来自北平故宫’,是皇宫之物,去掉‘北平’或‘北京’的印迹,是对这些文物的极大伤害。”

  梁金生反问:“台北故宫宝物来自北京故宫,这抹煞得了吗?‘组织条例’有人提笔要删要改,但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抹煞和扭曲故宫文物的历史,是对学术的粗暴践踏,会留下千古笑柄。抗日战争时期前辈们护送国宝南迁,在世界文物史上创下了奇迹,台北故宫如果要‘去中国化’,是对保护文物前辈的大不敬,让我们这些儿孙辈情何以堪?”

  谈到两赴台湾的经历和与台北故宫同行的来往,梁金生说:“没有陌生感。甚至两院入库人员的工作服都是蓝色的,管理文物办法、文物包装模式也不约而同,台北故宫的文物编号依然保留北京故宫‘天地玄黄’的原序列。两岸专业人士源出一家,都继承了建院初期一致的工作方式与风格。”

  梁金生先生还特别提出,台北故宫文物一直未能在大陆展出,两岸文物交流和两岸文物界的人员互访,还是近十年的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两岸文物交流也基本上是单向的,即只是大陆文物在台湾借出展览交流,而台北故宫文物至今也未能赴大陆展出。

  台湾当局删除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来源的做法,同样引起了岛内舆论的批评。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周功鑫说,台北故宫的文物来源为历史事实,不应删除。其实,对于台北故宫文物的归宿,很多人有看法,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生前曾向外界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原本就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运到台湾的,中国统一后台北故宫博物院应该物归原主,归还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他也希望“一宫国宝分飞两岸”的状况早日结束。李敖访问大陆时也曾表示:“如果海峡两岸统一,故宫也要统一。”

TAG: 台湾 故宫博物院 国宝
顶:46 踩:7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1 (36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9 (311次打分)
【已经有431人表态】
97票
感动
46票
路过
41票
高兴
44票
难过
52票
搞笑
46票
愤怒
56票
无聊
4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