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法名家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林散之——不仅是草圣,还创作过水利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陵晚报 发布者:朱波
热度1137票 浏览2757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9月11日 15:29

        提到草圣林散之,人们都知道他闻名于书法。而他的国画功力深厚,则较少为人知。但更不为人知的是,作为当代草书集古人之大成者的林老,还是一个水利工作者,他不仅在江浦曾从事和主抓农田水利工作多年,还欣然创作过一幅反映南京人民筑修长江大圩的国画长卷——《江浦春修图》。

        镇馆之宝,平常人看不到

        在浦口文化局的特别“关照”下,记者昨日在林散之纪念馆见到了堪称镇馆之宝的《江浦春修图》。

        由于林散之的绘画作品原本不多,而这幅又是精品中的精品,因此只有在重要宾客来参观时,才会被拿出来。记者被安排在贵宾室等待了十来分钟,才见到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捧着画轴到来,而展开卷轴时,工作人员还细心地戴上了白手套。

        一幅绘有山水和密密麻麻的人物的壮观写实画展现在了记者眼前。

        和一般的山水国画不同,这幅画以写意和写实结合的手法绘成,长江、远处的南京江岸,以及江浦的江岸山水沟壑,都是传统国画手法,展现“千里澄江似练”的壮丽风景,但仔细看近处的江堤细部,却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物。人物有的推车,有的挑担,有的赶驴,有的倒土,有的敲锣打鼓……每个人物不过蝇头大小,却连衣褶也清清楚楚,且姿态各不相同。

        求雨山文化名人馆的王婷介绍,在这幅全长237.5厘米、宽33厘米的长卷上,林老一共绘有人物635人,另外包含30条牛、40余头驴、53间房屋、木船27艘、轮船2艘、自行车2辆等,真实地再现了劳动人民修堤时热火朝天的场面,画面中每个人平均身高只有3厘米,却都栩栩如生、分工明确。像骑着自行车来往于江堤的,就是一个邮递员。

        最为有趣的是,林散之还把自己也给画了进去。王婷指给记者看,只见画面左侧的山道上,有两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在行走,其中一人,一手拄拐、一手拎画夹,那就是林老自己。

        林散之曾当过治水官

        为什么林散之会创作一幅反映兴修水利的国画?为什么又把自己画在里面?曾与林散之一起共事的75岁老人韩华南介绍了个中的缘由。

        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有知识有名望,林散之就在家乡乌江(与江浦紧邻)被乡里推选担任了民间治水组织的领袖,可谓与水利结缘已久。

        林散之老家的林浦圩素有“东铁桶、西铁箍,林浦圩是个烂豆腐”之说,洪水来时常常发生破圩之灾。林散之看见乡民深受其苦,决意投身水利。

        1931年,林散之的家乡再一次遭受特大水灾,时年33岁的林散之应当地群众的要求,出任圩董,统管全圩的水利工作,同时带领乡民们兴修圩堤。当时,林散之的弟媳在政府的救济粮中舀了半瓢面粉,回去做浆糊糊鞋底。林散之得知后痛斥弟媳,又从家中取出半瓢面粉归还。他的秉公无私让他在民间声望极高。

        新中国成立后,林散之来到当时的江浦县政府工作,就担任全县的农田水利委员会副主任一职,主抓水利。1954年夏季,浦口境内连续降雨53天,最后,江水终于从林散之的老家林浦圩首先破圩,江水横扫南京,江心洲、八卦洲、下关成为一片泽国,至于浦口,20万居民更是立刻房屋尽失、损失惨重。

        参与抗洪后慷慨提笔

        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林散之亲自组织人员上堤抢险,几次身陷险境,最终化险为夷。而在抗住了洪灾后的这年冬天,江浦县政府决定重修林浦圩,以彻底杜绝长江水害,林散之更是十分激动。

        林散之虽然是文人,但是却很懂治水。韩华南告诉了记者这样一件事情:

        1953年,林散之上任农田水利委员会副主任伊始,正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河塘干涸见底,禾苗枯萎。而同时江水上涨,水位已经高过堤内农田,急需挖开江堤,放水灌溉。林散之找县委书记陈述自己的经验与建议,但此事非同小可,县委书记十分犹豫。情急之下,林散之对县委书记说:“要是出事,杀我的头!”由此书记召开会议,研究通过了林散之的建议,这一年整个江浦圩区获得了好收成。

        当时担任江浦县桥林区(后撤销)区长的韩华南记得,他曾数度陪着林老一起,前往大堤上巡视工程,已经50多岁的林散之还经常亲自和民工一起推车、夯土。

        当时,为了修建好大堤,浦口共调集江浦、靖江、泰兴民工5万余人投入到劳动中。虽然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人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肩挑背扛的同时还在不停地喊着劳动号子,场面热火朝天。林散之看到10多公里的大坝工地上,到处都是这样干劲十足的工作场景,深受感动。当天回去后夜不能寐,由此下定决心创作一幅反映劳动场面的国画。

        1955年春,《江浦春修图》终于完成,这幅画不仅反映了林老高超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也饱含着他的切身体验和深挚情感。

        《金陵晚报》今起寻访水的见证者

        记者了解到,鉴于《江浦春修图》已经被林散之本人生前捐赠给了求雨山名人纪念馆,水利部门打算按一定比例“复制”这幅极为难得的林散之国画长卷,作为展示品。

        从高淳的600年镇水神兽到林散之极为难得的水利国画,还有南京保存千年的“治水单位”——圩局。治水的故事在我们身边默默沉睡多年。

        拥有大江大湖大河的南京,一直都是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水与山、城、林等其他元素构成了南京独一无二的风景和文化,但是却少为人所关注。我们的古人在与水打交道中发生过什么、获得了什么?拥有了什么样的印记?水害和水利在过去和现在,又如何影响着这个城市的生息?这一切答案,将在不久后的水利展览馆与市民们见面。

        为了充实这个城市对水的记忆,《金陵晚报》今起与水利部门一起联合向市民征集反映城市水利史的各种史料、图片和物品,如果您有水的故事要说,请您拨打《金陵晚报》电话:84686500。电子邮箱:newaslo@163.com主持人:朱波。

TAG: 草圣 林散之
顶:41 踩:6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4 (35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1 (309次打分)
【已经有371人表态】
63票
感动
40票
路过
31票
高兴
47票
难过
54票
搞笑
42票
愤怒
48票
无聊
4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书法家园陕西省西安市电信网友 [guof] ip: 222.90.*.*
2008-09-21 10:17:56
林散之的字从章法看尚可,从字法上看大部分字拿不到桌面上欣偿,因此称不起草聖,一股而已!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