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坛快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2012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答记者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新浪收藏
热度1418票 浏览87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3月03日 18:53

言恭达

        言恭达,1948年生,江苏常熟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书法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记者:言恭达先生,您是全国政协委员,又是一位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书法艺术家。据我们所知,您每年都有很多非常有质量的提案提交到“两会”。今天,我们想采访您,请您谈谈今年为两会所提交的提案情况。

        言恭达:今年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了,过去的四次政协会议我每次都提交七个左右提案,绝大部分都作为大会书面交流、收入大会书面发言汇编集。今年,我又准备了八个提案,主要涉及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公益性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作用、公共图书馆资源延伸到社区、医疗纠纷调解机制、提高外向型出版物质量以及著作权侵权最低赔偿数额等诸多方面。

        记者:我们注意到,作为一个专业书画家,您平时所从事的社会文化活动非常广泛,所涉及的文化领域面也很丰富,我们从这次您提交的多数是“惠民”提案就进一步得到了印证。您能就这次提案的具体内容和我们谈谈吗?

        言恭达:可以。先谈谈老百姓在看病中常碰到的医疗纠纷事件吧。据卫生部的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超过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的数量高达40多起,医疗纠纷致医生死亡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对医务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事实证明只有建立一个能整合各方力量的第三方机构才能有效应对医患纠纷。在这方面,江苏省南通市的经验值得重视。新华社称:南通医患纠纷调处新机制的建立为新形势下化解医患纠纷打开了第四扇门。为了更好的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化解医疗纠纷,我们建议:一是积极推广南通成功经验,在各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领导下,建立相对独立于医院和卫生部门,同时又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的第三方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承担起医疗纠纷中私了、官了两种处理方式,使患者能很好维权,也使医闹没有市场。二是大力推广医疗事故责任险。因为医疗事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完全杜绝医疗事故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为了让广大医务工作者能放下心理包袱,解决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医疗工作之中,有必要设定医疗事故责任险,可根据医务人员所从事医疗工作风险的大小,工作年限的长短,既往的业绩(包括事故的记录)购买不同额度的保险金额,对于出了事故的医生应提高下一年度的保费金额,对未出事故的医生在购买责任险时给予一定优惠。院方也对责任险给予一定的资助,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由保险公司根据案情理赔,避免院方与患者的直接争执和讨价还价。三是开设医疗意外险。医疗事业不仅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而且是一个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尚待探索的行业,有时会遇到不明原因的医疗事故发生,如有些患者对某些药物高度过敏,但事先并不知道,结果在青霉素、麻醉药等皮试中就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死亡。这属于意外事故,医务人员并无责任,但患者及家属心中不平,不能理解,也难以接受,引起纠纷。对于此类情况,只需在挂号费或住院费中附加小额度(一两角钱)的医疗意外险,患者负担不大,但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即可由此险赔付,以避免医患双方的冲突。四是尽快为医疗事故处理立法。鉴于2002年颁布实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不能满足医疗纠纷处理的需要,因此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各地近年来医疗事故处理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尽快制定完善的《医疗事故处理法》,使医疗事故处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创新社会管理”是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您这次也有这方面的提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言恭达: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可以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举措,培育和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苏州和上海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在进行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一要更新观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形成党委总揽全局、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可以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为此,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二要完善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和梳理政府现有工作事务的范围、领域,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来承担某些可转移、委托的职能,完善“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公益创投、公益项目招投标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确定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具备相应资质和服务能力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实施机构。三要构建孵化平台,加快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鉴于目前公益性社会组织自身发育能力较弱,可以构建孵化平台,建立公益园区,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可借鉴上海市浦东公益园的做法与经验。四要加大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一些有利于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地位和性质;出台一些有利于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减免征收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税费,减轻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负担。五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形成一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还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总量,通过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脱产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六要加强公益性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增进与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汇聚各类专业、示范性组织的优势,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放大职能,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公益性社会组织也应积极与高校交流合作,探讨社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专业工作人员培养,实现高校人才的高效利用。

        记者:在国家文化战略中“走出去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中,外向型出版物的宣传与交流是实施这一工程的载体,你如何看待?

        言恭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外向型出版物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对于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各地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总体看,外向型出版物的状况并不均衡,整体水准也不是非常理想,主要的问题在于质量不高、形式单一等,严重影响到我国文化输出的形象和受众面,因此我们提出:一是实施精品战略。各地党政部门编印的外向型出版物,应在中央外宣办指导下,由各省外宣办和各市外宣办统一扎口管理,实行统一规划、指导,提高策划、编辑、制作水准。外向型出版物不宜先求多,而应先求精。各地党政部门及省级机关要编印的外向型出版物应先由各地外宣办统一上报各省外宣办。由各省外宣办组织专家队伍进行论证,确定由省或市重点打造的外向型出版物。对未列入重点打造的、各级党政部门编印的外向型出版物,应规定各级财政不予以支持,以免造成浪费。二是对需重点打造的外向型出版物,应在对现有的外向型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研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策划和编写。可分层次、分步骤操作。有些外向型出版物可在全国的层面上来组织编写,有些可以分由各个地方来组织编写。同时要让专业的国际合作、外文翻译及出版机构在前期充分介入,以确保定位的准确及内容的易接受性。三是创新外向型出版物的形态。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新形式和新机遇,打造对外交流数字出版平台。可以建立非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中国与世界”门户网站,把全国的外向型文化资源整合到这一平台上,以形成整体的影响力。在提供全方位文化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吸纳国内外向型文化企业加入这一平台,整合电子商务业务,从而使外向型数字出版平台真正服务于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走出去。四是外向型出版物要摆脱宣传册这样一种传统定位,和文化产品紧密结合起来。外向型出版物作为图书产品,要广泛开拓现有的各种开放型网络渠道,要与各种文化走出去活动,比如书展、演出等紧密结合,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还要充分利用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与外向型出版物相结合,推出有特色的特许文化产品和服务。

        记者:据了解,当前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在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应用以及提高科技人员素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如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从而让我国的农业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和具体举措?

        言恭达:关于“农村问题”我每年都有提案,如2009年“关于新农村传统文化保护”,2010年“关于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及2011年“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等。这次我又提交了两个,其中就有关于如何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步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它们的生产、管理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农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了办好“专业合作社”,使其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我们建议:一是重点扶持,畅通推广渠道。农业不仅要科技创新,更要将研发出来成果推广应用。应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推广农业科技成果、通过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水平来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实现整个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目标。二是相互结对,减少推广层级。应要求各级农业科研单位与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挂钩,通过网络、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提供技术支持,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知识,缩短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三是强化培训,加快队伍建设。对农民培训的重点应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力量力度。应参照招聘“大学生村官”等方式选派涉农专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部分省、市级示范社任管理人员或聘为辅导员,构建合作社发展后备力量。应选派省、市级示范社的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农林方面的高校研修深造。应在相关高等院校开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记者: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由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水环境污染和人工养殖增多等原因,造成许多水域水生物减少、品种单一、传统捕捞技艺流失、水工建筑损坏、水乡风俗少见。许多地方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破坏了当地原有的树林物种生态,传统农业技艺失传、失存问题十分严重,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建议。

        言恭达:2009年我有一个提案是关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这次是有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简单地说是保护传统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具体的又分为:农业景观、生态耕作系统,还有农业的植物品种、生产工具、生产技艺、风俗习惯、自然地貌、居住村落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保护。保护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护区域的农业文化独特性,所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地域性生态特征的保护。为此我们建议:一是明确保护职责。由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多个方面,建议由各省农委牵头建立农业文化遗产联合保护协调机构,参加单位拟有文物、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业、渔业及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以确定保护范围、各自职责、对原生态物种的修复、传统农业生产技艺、设施的保护等任务。二是摸清家底。应在非文物文化遗产普查基础之上,筛选出重点保护目录,尤其是濒临灭亡重要遗产,由上述部门按各自职责加以保护。三是建立专项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可以考虑在农业专项支持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各级政府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应设立农业文化资源专项资金。四是应培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门人才,扶持农业传统技艺传承人。五是规划、设计、建设一批重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馆、博物馆,建议把现场保护与建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相结合,即在有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现场建立农业生态博物馆。六是建立地方农业物种保存和研究中心。七是重视支持特色农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旅游的发展,扶持一批以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以水、渔、桑、蚕、茶、树等为灵魂的文化创意农业园。八是通过评估、鉴定建立一批传统农业技术生产实验基地、传统农业产品生产作坊,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

        记者:您长期担任江苏省文联的领导工作,对如何抓好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一定了解的比较多,也有自己的看法,对吗?

        言恭达:随着各地基层文化惠民设施的不断完善,基层文化站、体育健身场地的相继建成,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在硬件方面有了很大改善。许多地方的基层群众文化呈现活动多、参与人数多、演出团队多等喜人景象。然而,同时还存在着四大不匹配,一是群众文化的表面繁荣与各层级的满意度不匹配;二是硬件上去后与落后的软件不匹配;三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匹配;四是群众文化的较快发展与组织领导力量的不匹配。为了更好地繁荣社区文化,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我们建议:一是尽快出台《社区群众文化团队管理和扶持办法》。明确界定社区群众文化团队的概念、内涵、外延和功能,社区群众文化团队的成立条件、登记流程、权利义务、日常管理、经费来源,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扶持政策等。二是理清职能,重新定位,各司其职。建议由街道办事处出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辖区内文化团队的事务性管理,统一转移给社区民间组织来承担。街道办事处负责宏观引导和扶持,一方面在财力上予以充分保障,并赋予社区民间组织一定的财政自主权,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对社区民间组织进行监督和考评。同时,居委会的职责也由直接管理转变为协调、监督和建议。三是提升社区群众文化团队民间组织的具体管理职能。联合会应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加强自身建设,尽快担负起政府移交的相关职能。其具体职责是:制定年度规划、指导团队活动的有序开展,人、财、物的合理调配及使用;发掘社区文化人才、提升团队活动水平,努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等。四是加强群众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应设立“从业资格”,通过由省辖市组织的统一招考、持证上岗,完善并配齐文化管理队伍。应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发文硬性规定基层要有1至2名文化专业人员。五是开辟“绿色通道”,引进“特需”人才。正如基层医院需要全科医生一样,群众文化也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有技能、能教、能说、会演、会策划、会组织。对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应在省辖市以上的文化部门考核认可的基础上,通过“绿色通道”特别引进。六是加大奖励力度,大力扶持业余文化队伍。应完善各项奖励机制,重点加大对有特色,有精品的业余文化队伍的奖励力度,使之不断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从而提升业余队伍水平。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应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您有什么具体建议?

        言恭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点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将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社区可以说正是这些特点的具体体现。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读到更多、更好的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将省、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在社区设立分馆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同步推进。使社区公共图书馆分馆既有纸质图书,也有电子图书。同时应通过省、市、县(区)公共图书馆社区分馆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共图书馆规模,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

        二是同一城市社区公共图书馆分馆之间一定要做到互相联网、资源共享、通借通还。

        三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分馆建设和适应各分馆之间互相联网、资源共享、通借通还需求而建立的图书物流队伍及有关设备建设。

        四是应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度出发,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并将增加的投入主要用于社区分馆建设。

        五是对在同一城市的省、市、区公共图书馆,应为他们各自划分一定的社区让其建设分馆。

        记者:您担任江苏省版权协会副会长的职务,前几次政协会议中您均有关于版权方面的提案,如2009年《强化执法力度、优化执法机制、推进版权保护》,2010年《加强我国著作权立法和鉴定机构建设》,2011年《加强出版书号管理》《严厉打击通过网络销售侵权盗版制品》等有关版权保护方面的提案,这次有关著作权方面的提案是什么内容?

        言恭达:是的,几乎每一次会议,我都有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提案,这不仅仅因为我担任江苏省版权协会的副会长,在省文联书记处也是分管“文艺维权”工作,而主要因为我国当前版权保护工作不容乐观,侵权、盗版现象非常严重,已影响到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引起各界政府和广大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这次我提出的是《关于确定著作权侵权最低赔偿数额的建议》提案,也就是所谓的“填平原则”, 是无论如何填不平著作权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更无法遏制盗版侵权。而《惩罚性赔偿原则》才是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应当遵循的赔偿原则,可以有效的遏制盗版侵权的蔓延。我们建议在全国人大对著作权法全面修法之前,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作出如下修改。

        现法律规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建议修改为: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该法律修改后,可以减少侵权人所获得利益,也可以支持维权原告的实际诉讼支出和获得适当的受偿,更可以打击屡禁不止的盗版侵权行为。

        记者:通过以上的采访我们感到,您作为一位全国知名的书法家,能关心这些国计民生的事情,这在当今艺坛是非常少见的。我们也想通过这个机会,了解一下最近几年来您所倡导的“挥写书法时代经典”“追寻艺术文化价值”“感恩时代践行使命”等,艺术思想理念的详细内容。

        言恭达:近几年来,我常常在思考书法艺术究竟是什么?书法如何融入当下的社会?一个艺术家如何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因此我提出了“挥写书法时代经典”“追寻艺术文化价值”“感恩时代践行使命”的学术理念,并积极自我实践,“为人生而艺术”。

        所谓“挥写书法时代经典”,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来践行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创作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的中国心》、2010年上海第41届世界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及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世纪脊梁——推动百年中国历史进程人物诗抄》等书法长卷。我们知道,书法属于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历史,书法作品必须反映现在的时代特质,才能为后人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我书写“长卷”就是为创作经典在努力探索。

        所谓“追寻艺术文化价值”,一是将艺术还原于文化。这个文化既是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又是这个时代的文化记忆,更是要反映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质;二是求真于经典。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于艺术形式与技法,同时还有时代的内容;三是提升于大众。推动俗文化向雅文化转换,用高雅的意趣引导大众审美,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品位;四是引导方向。引导方向有两方面:(1)社会高雅艺术的审美引领;(2)艺术家为主流文化服务方向的引领;五是积累于当代。要创作出能反映时代经典的文化作品,今天的文化创造就是明天的历史遗存。而艺术创作的最终文化价值是唤起全社会对文化的觉醒。

        所谓“感恩时代践行使命”,是通过慈善公益实践反哺社会,也达到个人境界的提升和灵魂的净化。几年来,我先后为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江苏红十字孤儿学校、全国艾滋病防治、江苏省体育发展基金等无偿捐资数百万元,并捐资建立南京“言恭达百万慈善基金”、东南大学“言恭达百万教育基金”等。目前,正在筹建“言恭达文化基金会”。

        我们这一代书画家很幸运,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时代推出和造就了我们这批艺术家,我们与老师前辈们相比太幸福了,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回报社会。阳光下感恩时代,文化中敬畏传统,民生里关爱大众,是我多年来心底的呼声。一个艺术家必须融入社会、感恩时代、感知民生、感悟生活,让个人的生活体验提升为时代的审美体验,从而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这是今天书画艺术家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的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担当。不能想象,一个不具备对现实关怀的作家、艺术家能留下传世经典。慈善的本质是使之成为每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艺术家需要通过慈善的实践来自觉提升自己的人文境界,从而完善作品中所透析的现代人文精神。行善是一种社会责任,慈善是个人内心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慈善是不图回报的、低调的,是快乐的。

        2012全国两会专题:

        2012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答记者问

        2012全国两会:吴为山委员呼吁加强对海外艺术品收藏

        2012全国两会:巩汉林呼吁高校开设硬笔书法选修课

        2012全国两会:沈鹏委员建议停止评选三好学生

        言恭达相关言论:

        言恭达:需修订著作权刑事保护条款

        言恭达:当代篆刻艺术大展要“一精 三多 五有”

        言恭达:社区百姓喜爱的书法家

        言恭达:网络“恶搞”要有道德底线

        言恭达:“现代艺术”请勿恶搞中国形象

        言恭达: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转型

        言恭达:书法实践的工具书

        言恭达:构建当代文艺创作,科学评判价值体系

        言恭达:书法艺术不应脱离时代脉动

        言恭达:建立中国书坛新秩序的关键在哪里?

        言恭达义举:

        言恭达向江苏省体育发展基金会捐赠30万元

        书法家言恭达向南京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

        书法家言恭达义卖作品百万元捐献四川灾区

        言恭达被授予全国防治艾滋病爱心形象大使

        言恭达荣获中华慈善“最具爱心行为楷模”奖

        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向家乡常熟捐赠15幅书法作品

        延伸阅读:

        著名书法家言恭达艺术简历及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言恭达作品特展开幕

        书法临摹视频(44):言恭达临《散氏盘铭》

        何应辉、言恭达、陈振濂、王镛、王冬龄五位顶级书法家办联展

        言恭达就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答记者问

        《言恭达唐诗宋词书卷》在京出版

        言恭达为林仲文书法集作序

        言恭达《我的中国心》大草长卷京城首发

        言恭达大草长卷《何振梁在莫斯科陈述演讲》

        言恭达为《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作序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京举行言恭达书法长卷收藏仪式

        言恭达《世纪脊梁——言恭达书推动百年中国历史进程人物诗抄》长卷南京首发

        2012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答记者问

TAG: 2012 两会 言恭达 政协委员
顶:61 踩:7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8 (40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4 (356次打分)
【已经有523人表态】
131票
感动
58票
路过
54票
高兴
52票
难过
48票
搞笑
56票
愤怒
65票
无聊
5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