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理论文稿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北宋书法艺术空前繁荣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汴梁晚报 发布者:郝红霞
热度1326票 浏览200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05日 08:26

        一种现象的出现代表着某一领域的繁荣。开封历史上迭出的书法现象,令后世为之惊叹。仅北宋时期,就有《淳化阁帖》的编篡、刊刻与“帖学”的风行,“尚意书风”的提出与实践,金石、考据学的萌芽与兴起,皇家曝书会的制度化……这些书法现象,把中国的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且对后世书法艺术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淳化阁帖》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

        2003年7月15日下午,上海博物馆地下报告厅内,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赏读会,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都异常激动。在这里,置放着10个柜台,在其中6个柜台内,用玻璃罩着的,就是北宋祖刻《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六、七、八卷和楠木书匣。知道底细的人都知道,这个千年国宝,是上海博物馆花费450万美元辗转从国外买回来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为什么会如此珍贵呢?

        我国古代书画复制的方法有摹本、临写、拓本、刻本、法帖等几种。拓本、刻本应属早期的印刷本。所谓法帖,就是古代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的。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下旨令翰林院侍书王著,从宫廷内府秘阁所藏的历代名家书法中挑选出精品,镌刻在枣木板上,编成十卷《淳化阁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这是我国最早的书帖,将宋以前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名家共100多人的400多篇作品汇集一起。包括行、楷、草、隶、篆,钟繇、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等名家的书法大多在内。

         据记载,当年刻此帖用的纸,就是“轻似蝉翼白如雪”的澄心堂纸。据说,明代董其昌曾偶得一张,鼓足勇气也“此纸不敢书”。清代乾隆御制的仿造品,如今每开张拍卖也得3万元人民币。《淳化阁帖》数百页全为正宗千年澄心堂纸,珍贵无比。当时所用的墨,也是最上等的歙州贡墨。因而,宋太宗只赏赐给亲王大臣,但不久就停止赏赐。故而《淳化阁帖》在当时已非常难得。至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宫中发生火灾,《淳化阁帖》原版与所藏历代名帖、原作悉数被焚毁殆尽,祖刻《阁帖》拓本尤为珍贵。
 
        由于原版的毁失和社会的需要,《淳化阁帖》的翻刻就应时而生,从北宋开始直至清代,《淳化阁帖》的翻刻本不计其数。此外,还有根据《淳化阁帖》原版增补或重新编纂的刻本,为数也不少,以致形成了《淳化阁帖》谱系。《淳化阁帖》原刻本,经历了千余年各种劫难,流传至今已如凤毛麟角。上海博物馆有幸从海外购得的正是北宋淳化三年原刻的拓本,虽只有十卷之中的四卷,但亦自然是珍贵无比。

        开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对书法理论颇有研究的张晓林说,《淳化阁帖》在文化上的价值可以从文献和书法艺术两方面来看。从文献的角度来说,《淳化阁帖》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已经绝迹的历代名家书法,开启了刻帖的风气,从而引发了宋代的刻帖高潮。如宋代所刻主要法帖有《临江戏鱼堂帖》、《淳熙秘阁前帖》、《太清楼帖》、《长沙帖》等,其持续时间之长、数量之多为历代所罕见。这一风气不仅浸润两宋,而且还远泽后世。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而言,《淳化阁帖》的编纂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重要关节点,它主宰了此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淳化阁帖》也无可争议地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由此所引发的翻刻及编刊丛帖之风,参与者非常广泛,上至皇帝、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下至普通平民、僧侣。宋代法帖刊刻数量剧增,分支、谱系日益庞杂,促使学者、书家、鉴藏家对各类帖本进行系统研究,帖学研究便应运而生。宋代以后,中国书法发展史几乎与法帖刊刻史交织在一起,兴衰同步。《淳化阁帖》的刊刻是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书法艺术普及运动。它第一次大规模地将国宝般的古代真迹普及、输入到民间,壮大了书法爱好者的队伍,对宋代书法开创新气象、增添新活力,促进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中国书法史上的“尚意领袖”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市著名青年书法家王冷石说,中国书法的一撇一捺都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它蕴含着文人情感和修养,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优雅意境。所谓“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这种重主观、重个性的美学思潮特别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这样,书法艺术就与人的品格性情有了直接的关系,书法的美就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神韵,即它所传达的情趣、学养、品性、胸襟、抱负等精神内涵。

        据记载,书法经过初唐四杰到晚唐的颜真卿、柳公权,才算是彻底完成了楷书的成熟过程,楷书的创作也发展到了尽善尽美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法度森严的阶段,形成了唐朝“尚法”的书风。从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到宋初,“尚法”书风一直沿袭下来。有法可依固然使得书法有了规矩和标准,但是,书法毕竟是人类精神的产品、艺术的创造,过于严谨的法度必然会限制人的创造性。宋初的书坛,缺乏引领时代风气的书法大家,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感叹当朝没有可以与前朝书法大家相抗衡的书法家。不过没过多久,这种现状就被当时的大文豪、大书法家苏轼所改变。

        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后张传旭说,紧跟着晋唐这样一个文艺繁荣、大师辈出的时代之后,要想在艺术上自成一家,有所突破,必须独辟蹊径,所以最早是由苏轼提出了“尚意”的口号。在《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看来,苏东坡就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他的光芒其他人无法代替。他把词从诗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开创了豪放词派,使宋词得以和唐诗、元曲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他的书法更是北宋四大家之首。

        宋代的大书法家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特点,他们的文人修养之高是历代书法家所无法比拟的,而苏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书法,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唐朝以来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风气,而将艺术素质作为书法要义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苏轼被贬谪黄州第三个年头的三月初七,写下《寒食帖》,其情感波澜起伏。前七行,心境还比较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也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塗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产生了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寒食帖》的书法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有机地融为一体。苏轼一生中写下的最后一件书作是《江上帖》。《江上帖》用笔雄健,结字精美,章法自然,表现出他睥睨一切的气概和“人书俱老”的境界。

        苏轼书法中所充盈的文章学问之气,淋漓尽致地从笔墨之间散发出来。这种浓郁的文人气息,自宋以来,一直影响了中国书法艺术道路900多年,直至今日。

        曝书会古代藏书史上一大创举

        夏秋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是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的保护图书的方法。汉代以后,更有七月七日曝衣物图书的节令性习俗风气。至宋代,由君臣们去馆阁观书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有组织的“岁于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谏官、御史及待制以上官毕赴”的曝书会,成为图书展览会性质的文化盛会。这是中国古代藏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大创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社会浓厚的文化氛围。今天的书法展览、书法笔会等各种书法交流活动,便是当年曝书会的演变,它成为书法艺术提高和传承的有效形式。

        对金石的研究也是始于宋代。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收集了上千种石刻铭文,编成《集古录》一书,收录了他写的296篇题跋,被尊为金石学的开创者之一。继欧阳修之后的另一大金石学家、收藏家是赵明诚(公元1081年—1129年)。赵明诚生于仕宦之家,自幼博览经史,十七八岁时,即雅好收藏,所储古籍、字画及前代金石刻拓甚富。年长后,娶了著名女词家李清照为妻,二人志趣相投,均酷爱收藏,竟至嗜之成癖。夫妇二人穷年累月,苦心搜访,摹拓传写,全力以赴,积二十年之功,收集到三代以来古器物铭及汉唐石刻共2000卷,为之考订年月,辨伪纠谬,撰写了跋尾502篇,辑为《金石录》。至赵明诚去世时,该书已初具规模。李清照历尽艰辛将该稿整理成书,并写了一篇后序,名为《金石录后序》。这是一篇古往今来的金石学者都不可不读的传世之作。对于金石、鉴藏而言,文中讲到的许多情况,足以使今日的读者仍然为之喜、为之乐、为之赞叹、为之不平。

        除此之外,北宋还有题跋书论等书法现象,也常为后人津津乐道。

        重温开封厚重的书法历史,记者于感叹之余忽然顿悟:开封的大街小巷,为什么会随处可见散落的书法遗迹?七朝古都的老幼妇孺,为什么皆能信手临上几笔墨宝?那是因为,开封厚重的书法文化熏染了这方土地,也使得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别有韵致。

TAG: 北宋 淳化阁 苏轼
顶:72 踩:5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8 (40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5 (373次打分)
【已经有416人表态】
79票
感动
49票
路过
43票
高兴
45票
难过
51票
搞笑
40票
愤怒
51票
无聊
5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