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理论文稿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状元书法”说状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者:俞晔晨
热度972票 浏览244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06日 07:11


 
书法 翁同龢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通行的一种通过考试选取官吏的制度,因实行分科取士,故名科举。从唐代开始考试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进士科最难也最受重视,到了明清以后科举考试就只剩下进士科了。

  明清以来,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中了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就有了初步的做官资格。会试即礼部试,是全国性的考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最后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因殿试由皇帝主持,故进士又叫天子门生。金殿传胪既是朝廷大典又是文坛盛事,“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致尊亦注视焉”。

  在科举中中进士便可光宗耀祖,跻身仕途,而中状元尤其荣耀。从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到清末科举结束所取进士大约十万余名,姓名可考者5万余名,其中状元仅645名(包括太平天国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等),可謂凤毛麟角。因此状元是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社会精英,是极其难得的人才,也是最受重视的。同时状元作为天子门生第一人,朝野瞩目,前途光明,起步就比较高,拿清朝制度举例: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遍修正七品,其他进士要么进翰林院继续学习要么外放县令(远离权力中心)。执政大臣多状元出身,如宋代文天祥、明代商辂、清代翁同龢等等状元们不仅博学,而且善书,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吏部以身、言、书、判择人,大凡先试后铨,即先观书、判,再察声、言,然后注拟。如何观书?楷法遒美是关键的一条,否则吏部绝不会铨选为士。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进士和状元们为何个个善书的原因。

  “状元书法”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共推出明清26位状元的各类书法作品26件,其中有明代状元刘若宰、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二元及第”的汪如洋、韩菼,更有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相信这类作品一定会引起收藏家、投资者的关注。

TAG: 翁同龢 状元
顶:39 踩:4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31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263次打分)
【已经有312人表态】
56票
感动
35票
路过
34票
高兴
42票
难过
35票
搞笑
30票
愤怒
40票
无聊
4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