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理论文稿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三希帖”何时能聚首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者:木鸣
热度778票 浏览41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2月18日 11:48

  上个周末,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短暂会晤,吸引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文化界的目光。不仅因为这是两岸故宫高层60年来首次正式会面,还因为被历史分成的“一宫两院”,将用什么方式互动,触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正式交流,让大家期待太久了。民间所说“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不尽准确,却道出了故宫一分为二后各有缺憾的现实。以“三希帖”为例,清乾隆皇帝收藏在故宫“三希堂”中的三幅书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保存在台北故宫,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在北京故宫。“三希帖”何时可以同堂展?海峡两岸文化界期待久矣。

  两岸交流已有20余年,台北故宫与大陆其他博物院有过交流与合作,却和北京故宫没有正式往来。即使在纪念故宫成立80周年时,两岸故宫也各自举办庆祝活动。原因无他,在“去中国化”当道的时期,珍藏着中华文明瑰宝的台北故宫,被某些“台独”分子批评“太中国”。如台湾媒体所说,故宫的存在,等于一再提醒台湾是中国文明的一部分,使“台独”基本教义派狼狈。当时的台湾执政者不愿意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有任何瓜葛。

  两岸故宫珍藏着同一来源的文物,注定彼此不可分割,双方接触是迟早之事。去年两岸关系出现转机,两岸故宫的交往已顺理成章。但是,身陷两岸60年的纠葛,故宫文物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故宫名称、文物归属等,都成敏感话题。其实,对于这些历史谜题,何必现在就急于找到最终答案?当下,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通过两岸故宫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让祖先遗珍得到更好的保存,后代子孙能够尽享其美,中华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此次两岸故宫达成数项共识,包括副院长联系制度、年轻人员定期互访、刊物互赠等,北京故宫还允诺将借给台北故宫29件文物,参加即将举办的“雍正大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预期两岸故宫依此循序渐进地开展交流与合作,“三希帖”等两岸故宫文物都将聚首有日。届时,诚如一位网友所说“祖先有灵,必将露出欣慰笑容”。

顶:26 踩:3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5 (24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5 (236次打分)
【已经有239人表态】
38票
感动
27票
路过
25票
高兴
33票
难过
25票
搞笑
32票
愤怒
28票
无聊
3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