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国展专题 >> 楷书展 >> 全国首届楷书展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投稿秘笈:从“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说开去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彭洪顺
热度2037票 浏览9091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2月16日 17:07

从2003年开始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迄今已10年了,大大小小侥幸上过二十余次,特别是本次“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由秀山承办,亲自参加了本届展览的收稿及相关工作,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点东西,说成是“投稿秘笈”,实际是想抓诸位看官的眼球,因为之前齐总及很多“腕级别”的人都写过很多有用的东西,该说的都说了(其实平时太忙,我很少看完,恕不敬,呵呵……),我一个小不点人物,一不善言辞,二不具备较高的思想。诸位如果想溜,趁早,免得耽误时间,如果不溜的,听我说来,获得点点启示,那是我最为开心的事。如与某些人说的雷同,那只能是巧合了…… 闲说一堆,权作序。

1、邮寄的学问

2、备注有技巧

3、投稿的尺幅

4、拼接与做旧

5、材料的选择

6、册页与手卷

7、章法与形式

8、印章与印泥

9、楷书的风格


1、邮寄的学问

这是一个极小的问题,所以我先从这个问题入手。这也是一个让很多投稿者都容易忽略的问题!邮寄,不外乎就是把写好的作品让快递公司或邮局寄到要寄的地方。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从这次“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邮寄来看,很多人就在这上面出了问题!

首先,你要考虑用什么邮寄。是信封挂号?特快信封?还是卷筒邮寄?等等……挂号,虽然保险系数较高,但有时挂个十天半月或是更长的大有人在,所以,原则上,不采用这老土的邮寄方式。花了这么多时间与心血,怎么也得让自己的“孩子”平安吧,是不?至少,你得选择特快!

其次,你选什么快递邮寄。如本次展览,有的人选择了顺风,其实顺风的效率和口碑还是不错的,但这次是伤大了。为什么?就顺风不到秀山!真晕~到半路,让我们去取,天天都有,成不?是秀山太小?不是!其它都能到。为什么就顺风不到?天晓得。关键是你顺风能不能到,你在收件时就该告诉作者啊,是不?能怪秀山?不合情理。作者也该承担主要责任!你为什么不在网上先查一查?稿件被退回,有的一折腾还弄坏了,再说有的时间也不赶趟,咋办?凉伴了……

其三,是折叠好还是卷筒好。

能折就折吧,其实这样特方便省事。我们收到几个之前齐总网上搞的那种个人特制信封,然后再放特快信封里,好像是四川砖桥同志做的?一点不损害作品。赞一个!顺便免费帮他再做个广告。如果不能折叠,就卷筒寄吧。

其四,如何折叠。

其实这不太重要,只要你折得整齐,比特快信封适当小点,能装下去就行。但这里面有个关键的东西,把你作品背面右下角的地址等信信露在最外面吧,免得登记的人一折腾,宣纸太薄了,一不小心弄坏了,心疼啊……要是我,就打一张放作品里,一眼就让他们看到,让他们别让我的“孩子”折腾受罪,伤不起啊!

其五,卷筒怎么邮寄。

大多数是用下水道管子或纸筒。这本来也没什么。但关健是有的人居然将作品包外面,然后用报纸一卷,外面再用透明封箱胶一缠,以为万事大吉。殊不知收稿的以为作品在里面呢,用美工刀一开,完了,伤痕累累,惨不忍睹啊!有的“高明”,将作品放下水道管子后,两头还加了个丝口,上盖子。可惜高过头了。因为作品卷得与水管一样大,外面加了丝口要小些,用胶固定了,怎么也取不出来,只有用锤子或锯子了,晕不?有的用纸筒寄,中间是接的,由于长了,邮途一折腾,中间断了!投递员怕承担责任,再用胶布一缠。我们一打开,哎,说什么好呢,那真是惨不忍睹啊……我要是用下水道管子寄啊,一定会留一下开口的地方注明了,让收到我作品的人啊,一眼就能瞅见,然后按图所示,轻易拆开。这就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是不?这里面学问大呢,能说是小问题吗?

2、备注有技巧

备注,不外乎就是按照征稿要求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姓名、姓别、年龄、讯址、邮编、电话、身份证号码等等信息,这个几乎所有投稿者都会。我想说的是,很多人都做得不够好,一是用铅笔写看起来不是太清楚;二是有些字随手写成书法体难认,要全国大赛收稿办一般很少像秀山承办的“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收稿办公室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去收稿和登记的;三是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连写后“1”与“2”、与“7”,“3”与“5”等等常混淆。地址和电话的出错,对于作品评审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后期证书、作品集及收藏费的邮寄,问题就大了。可能这就是很多人在大赛完后迟迟收不到证书与收藏费的原因吧。假如是我怎么办呢?我会用5号字电脑打一个详细信息,用透明胶(比打印的信息长、宽均大2厘米)粘帖于作品背面右下角,并将透明胶一端反折一个开口。好处是清楚,不会掉,也好拆,不影响作品(千万别干傻事,用双面胶、胶水、固体胶和浆糊粘啊!!!)。在打印的文字方面我会这样排版:

 

彭 洪 顺 男 36岁

讯 址:重庆市秀山县行政中心209室县文联

邮 编:409900 电话:189 8356 6761

身份证号:513 522 1976 0712 0018

 

注意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的间隔,这样便于登记哟……

3、投稿的尺幅

尺幅,现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展基本都明文规定了,最大不超过六尺整纸,全部竖式,标准尺寸为180CM X 97CM吗?对!其实这里面文章很大,要看你写什么字体,假如是大字,当然整张冲击力较强,假如中楷和小楷写这么一大版,太累了,也不好看,本次展览就收到一件小楷作品,大约15000多字,哎,真是用心良苦啊!但现在不是施展苦内计的时候,如果是十年前,准灵。具体怎么写,形式和章法里我会具体阐述。在这里涉及的内容,与后面略有交叉。

不过没关系,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这个尺寸是最高标准,是不许超越的。好比游戏规则,你必须遵守。但本次展览就有很多超标的,我想玩火,可能有点危险哟。

其次,多大尺幅为宜。大字当然写大,就写整张,大气。中楷呢?别这么累,写单条吧,二条、三条、四条随你,也可拼在一起(拼接后面讲),但我想说的是,不一定对称和等分吧。小楷不用写整张吧,写个小单条,哪怕20厘米都行,两边再拼个深色或协调颜色的宽边,用这种形式获奖的还少吗?哪怕写个四尺斗方也行啊,像装裱作品一样,上下加个隔水,隔水上下再加张白宣纸,凑足标准尺寸,作品一挂起来评审,真的好看哟。具体花招怎么玩,在章法和形式中再讲,怎么拼,我也会讲的,顺便道出某地集体频频入国展的机密,损一次,呵呵……

第三,手卷和册页除外什么意思。那是手卷和册页不受那个尺寸的限制,是可以装裱的,越精美越好。怎么样,亏大了吧,很多人不敢写,遗憾啊……

4、拼接与做旧

中国书协展览明文规定,不允许过度染色、拼接与做旧。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作品是不能染色、拼接与做旧的,否则害怕被“咔嚓”。何为过度?我个人的理解为不要太难看,不要太粗糙,用浆糊或双面胶整得作品皱巴巴的,颜色也妖艳,评委看了难受啊~当然,由于拼接与染色做旧的太多,中国书协提倡还原书法的本真,注重书写技巧与线质,这没错。除非你有王义军那样过人的书法线质本领,写那么两行半,落个穷款也能获奖。但我依然认为,现在是展览时代,书法已由几案阅读向厅堂挂览转换,成了一种展厅效应下的纯艺术,所以为想,不弄点新鲜玩艺儿想要从展厅里跳出来,难啊:)咋整?该拼拼,该染染吧,记住:别过度,呵呵……

至于怎么染,我记得有国美高手冬亮兄讲过,在此不在赘述,我想讲的是拼接的技巧:首先,你去装裱店买点机裱的装裱膜,顺便看看有不有小的电烙铁熨斗(没有家用电熨斗也将就用吧);其次你得有一块1米以上的长尺和1把美工刀吧;第三最好有一块长2米的大玻板(实在没有就买一块木工板凑合)。

工序:先将作品裁直,备好要拼的部分,然后将胶膜裁成3—5毫米的条,把电熨斗加温至80度左右(别太高,不能超过100度哟),将有胶的一面向需要粘贴的边,用电熨斗熨上即可,最后将胶上面的一层纸撕去,将你要拼的边用此法粘上即可。

用胶膜拼接的一是平整,二是不易掉,三是装裱不受任何影响,四是没粘好用熨斗还可揭下来重粘,方便多多,不一一列举,诸位看官自己去体验吧~    还不会啊???去装裱店看三分钟,不会再找我!

5、材料的选择

在大多数人眼里,书法作品都是用宣纸写成,至用什么样的宣纸,国展高手太清楚,对于爱好者来说,生宣、熟宣、生绢、熟绢、粉彩、描银、描银、洒金、酒银、泥金、泥银、水印、千年兰、万年红、瓷青、长纤维、三分熟、七分熟、半生半熟、云母、水纹、毛边、花草、粉蜡笺、卡纸……凡此等等,大致清楚,对于常投稿的人来说,未免有点小儿科。但我想说的是除了这些,你们还用过哪些特殊的材料?亚麻?广告布?还是进口墙纸?树皮用过没有?说两个实例:一是九届国展,就有一件特殊的广告布写的,有点像绢,也有点像以前做衣服的“的确良”,白色,写的金农行书加书谱味,评委一看,也不知什么材料,看了半天,一关注,加上字也写得不错,本来准备整个一等奖,特殊原因,获了二等奖。另外就是用树皮写的,说是树皮,其实也就是用刨床机从树上刨下来像纸一样很薄的东西,广告装饰店里有,常用于广告,可我们的评委太忙,哪有时间去广告店转悠?一看,新东西,上吧……呵呵,太多例子,不吹了,只是告诉大家,写字不一定非要用宣纸,只要能写上去,装裱不成问题,也便于展览,不管你用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过度”哈……

6、册页与手卷

其实在所有作品里面,册页与手卷是最具收藏价值的,像那些六尺整张的大作品,除了展览时挂一下,也就只有放在博物馆了。最明智的就是举办册页与手卷展的承办方,那可是赚大了。因为中国书协主办过专题展览,形式多多,好像也没多少新颖的东西说了。但从这次楷书作品展来看,虽然也有很多投了手卷和册页,或许是不退稿的原故,制作精良打动人的册页和手卷不多。其实,在这个手卷和册页不受限制的展览中,竞争手卷和册页的入展率比竞争立轴小得多。闲话少讲,讲点实在的吧……

除册页展规定了尺寸且不允许装裱而外,其实你用装裱好的册页和手卷投稿,效果肯定比素面朝天好得多。很多人不会玩,要么去买一本来写,要么写好了请装裱师粘贴上去。其实,哪用那么麻烦啊!你买一本来写,有压力,也不好操作。那去装裱师弄吧,时间来不及不算,有几个装裱师是书法家的?所以还是自己弄吧~听我说:

首先,去买一本较好的册页吧,如果只想入展,100多大洋的差不多了,如果想获奖呢,我想还是500—600的,最好带函套或盒子,一看高档,组委会和评委自然舍不得扔。多了也不划算,入展才1000米米呢,是不?    然后,根据你的册页质地,去选选用什么纸吧,选好之后,先去装裱店用装裱膜托一下。不要问为什么哈……    再然后嘛,就是准备一个熨斗。也不许问!

接下来,你该剪纸写字了!这里面东东多。你得考虑是居中,上下出抵满左右大量留空还是左右底满上下大量留空了,也就是尺寸吧,具体怎样好,章法和形式我们再探讨。记住哟,得裁直(裁之前将托过的纸前后那层背纸撕去),要用角尺!当然你追求自然,随形或作点古,用手撕也无妨。写字不讲!

最后,关键的东东是将你的写的字往册页上一放,位置嘛,与我无关,自己看,将熨斗加热后熨上去了事。至于温度嘛,控温的最好!多少度?调到哪?自己去试两次得了!实践出真知呢。温度低了粘不上,高了要将作品弄坏,当心哟~

哦,还有,楹联展你敢投册页不?扯谈?开玩笑?呵呵……反正楹联展没规定不许投册页,你就用册页竖着写,就在一本上写个龙门对,将封面上端加了挂的,其实也可当条呢~反正五、六届楹联展秀山人玩过,也获过奖,至于其它展览嘛,你要是高兴,弄个册页四条屏,再高级点,外加一盒子,本来就是一套精装书啊。反正秀山人玩过很多展览,诸如楹联展、兰亭奖、扇面展、正书展等等,太多了,也混过全国奖,屡投屡中。你也想试试?上不了不许骂我!不说册页了,说说手卷!要下课了,只能少讲几句:

前面,不用写太多,用小篆题一卷手得了,中间其实不用太长,尺八屏对开够了,再长也一样,没人全打开评。后面嘛,写点小楷小行书当然好,不用写完,写个三分之二得了,总要留点位置让后人写吧,你写完了,后人怎么题跋啊,怎么好传世呢?这叫作千秋之想呢,嘿嘿……在最后盖一枚章,表示有这么这么长,至少也得3.6米以上,裱好有5米左右呢。别傻,中间写的时候写他一大版,你写起来累,别人看起来也眼花呢,怎么写,买本手卷展作品集看啊(手卷展组委员得感谢我推销书呢,送我一本作品集?下面有地址!嘻嘻……)

7、章法与形式

这节课难讲,因为要讲的太多,一是水平有限,二是时间又紧,很多高手都讲过,也讲得精彩,可胡乱拟了题纲,还是硬着头皮瞎编几句吧~

我始终认为,书法与哲学的关系太紧密,就如这世界,矛盾而统一,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有好就有坏。于书法而言,有大小、斜正、方圆等等。那这与章法和形式有关系吗?太大了!就先说说章法吧……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法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    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说这些都是些大套套的理论,我想说得简单点:你在安排作品的时候,少整版版大字,或从头至尾都是小字,要大字与小字结合,要有虚要有实,好比写字要有快也有慢,不能一个速度,在墨色上也要体现有浓有枯……小儿科?都知道哈?那就不讲了!讲讲这次收稿看到的亮点,顺便把形式也带上,听不?听,我就讲:

本次收稿我看看到一个亮点,才搞懂为什么一个地方老是一帮帮人频频入展、获奖的缘由了~哪个地方?不能透露,只讲讲他们的高招吧~

先说写小楷:作品不大,最多四尺斗方内,字写得很小,用的粉彩纸,画的1—1.2的暗格,当然在写的时候,该断的地方断,该留的地方留,要制造点空间,别太闷。写完之后,在右边或上边用小篆或中山王配个签,然后在上下配个隔水,左右加个边,加的隔水和边一定要与你的正文作品纸张色彩协调。在隔水和左右边上,仿照古人如碑帖边上的题跋。最后上下左右再加白宣衬托,左右勿太宽,上下可宽些无妨。但要注意,总宽不要超过97厘米就行。至于高度嘛,我想大家是知道的。最高明的是,作品完后,四周用兰色或咖啡色包个0.3—0.5厘米的边,一是保护了作品,二是如装裱一样,多了个层次和衬托。叫我发张图片看看啊?不行的!这是别人的隐私!

另外,还有两高招:

一是将宣纸用胶条(装饰店有,可用整块裁,粘性不强的那种)先分成你需要的格子大小,也就是用胶条来界线,然后用喷壶喷淡墨或颜料,最后将胶条撕去,一张自制的工艺彩纸就诞生了……

其二最高明的一种是做成和碑拓一样的效果,然后写字,在边上题跋,活脱脱就一古董,用此法获奖的不在少数。愚以为用石头来做一模版太费事,一是照一张拓片模子在电脑中制作后写真机喷(广告公司可做),二是用PVC板雕刻机刻一个模子。如感觉太麻烦,去广告店买张厚的泡沫板来自己挖一个模版吧,自己再做一个拓包,想咋玩咋玩!太麻烦?那我就没办法了,自己就用一张六尺整纸写三个大字“中国梦”投稿去吧……

8、印章与印泥

一幅完整书法作品的组成需要有正文、落款和钤印,而钤印就得要印章、印泥,属于裙带关系,所以叨唠些有关印章和印泥的问题。至于印章和印泥的品种和产地我想那是搞篆刻的专利,因此也就不“鲁班面前耍板斧,张飞面前耍大刀了”。印章,在书法作品中,有稳定重心和“画龙点睛”之效,而好的印泥和钤盖方法,会使其相得益彰。国展创作高手,也都是用印行家,所以我来谈这东东,也有“画蛇添足”之嫌。但任何一个展览,参赛的毕竟是绝大部分,而入展获奖的毕竟是极少部分。而绝大部分,几乎都会“大意失荆州”。就拿这次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来说,我看到好几件十届国展全国奖和四届兰亭奖获奖者参加本次展览的作品,我可以狂妄的预言,别说获奖,怕入展都难。也许他们不善楷书?这与字体无关。严格来讲,行草篆隶高手,几乎都写过楷书,如果能将这五体融汇,或许叫杂揉吧,我想那种感觉一定会让人惊叹。开玩笑?不可能?呵呵,本次展览就有这样的奇人,多希望能这件作品能冲出重围获个奖,因为它属于既古又新的东西。哎,咋扯偏题了……说印章!印章的大小及本身印章的水平是很关键的。不管怎样,你的姓名和斋号印严格来讲,大小是不宜超过款字大小的,如果偏大,最好盖在旁边而不是盖在款字的下边。另外,到底是先盖斋号印或是姓名印?是白文在上或是朱文在上?这里面是有讲究的。愚以为:应先盖姓名印,再盖斋号印,因为有“头不顶红”之说,也就是你的姓名印上面不能有印章,具体从何而来,我也未考正。另外,姓名印宜白文,斋号印宜朱文,如果又要问为什么,又得编一大堆堆理由了,我在京求学的时候,很多行家都这么说。还有你印章的风格,也要与作品相协调,你本来就是精到的小楷,你盖几方大写意风格的印章,我看评委不是先看到你的作品,而是你那几方印章早将你的眼球抢去。书坛上不乏诸体皆精者,但你的印章未必所有字体都适宜盖。咋整?经常获奖的书家,印章不少于几十方,原因就在这里面。而对于广大作者来说,哪有那家底啊。那我告诉你一绝招,刻一套小写意风格的印章吧,盖什么作品都行,记住了!提醒广大作者,你印章如果不是高水平的篆刻家刻的,超早扔了吧,你自己刻不来没关系,印章水平如果差了,真的会大打折扣哟~还有就是盖的时候,印泥不可沾太重,钤盖的时候印下埑太厚太软,否则影响钤盖的水平,一般一张报纸够了,报纸下面最好玻璃,盖出的印才具神彩。除你的姓名和斋号印,其它闲章要很多很多的,如果你找不到高手刻,就去找一堆印谱,捡你喜欢的扫描,然后电脑刻一堆堆,这也可以哟……没时间了,我得出门了,印泥嘛,西汵、姜思堂、荣宝斋都行,手捣的最好,黄磦我最喜欢,为什么?真没时间说了……

9、楷书的风格

楷书的风格很多,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各种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可谓异彩纷呈,有的取其工稳,有的效其灵动,有的表现古拙,对隋唐楷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的说来,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每个时代,皆有其时代特征。而对于今人来说,尚什么?刘洪彪老师曾说:今人尚式!的确,书法已从实用书法向艺术书法转变,小字小幅向大幅巨制转变,几案阅读向厅堂挂览转变。在当今展览时代,要想在成千上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没有两刷子功夫是不行的。但是功夫规功夫,有的人写了一辈子字,也没有上过一次国展,而有的写了一两年,就加入中国书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取巧?不是!是功力?也不是?那到底是什么???是理念!是风格!!!    我曾写唐楷八年,并求教于河南赵鉴钺先生,先生回复:唐楷由于法度过分森严,与当今书家的审美情趣相距较远,所以很难入选大形国展(褚还稍好些)。这封信,点醒了沉睡的我。我开始写褚遂良和《张黑女》,以及墓志。没多久,我写了张小字求教于何昌贵老师,何老师回复:只要注意形式,我认为入选国展没有多大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投八届全国展,真的幸运,上了!总结十年投稿路,认为规范楷书向艺术楷书转换并不难,也就是说,你写欧体的,功夫了得,稍稍调节,转换成魏晋书风,上国展不是难事,也许有的认为我吹牛皮,爱听听,不听拉倒~注意

一、略将字写扁。

二、将能断的笔画,尽量断开。其实,将笔画连起来,字就写得规范,将能断的笔画断开,字就显得高古!如“日”,你将左上角和右下角断开,肯定比你封口显得高古。但是要注意,不能断在一条线上,也就是“日”的三横与左竖都不相连,那就显得太碎,漏气了!这是大忌哟~哪怕你写“人”字头,你将撇捺断开一两毫米,肯定比你连起好看!不举例了,自己去感受!

三、捺角别太长,做到略短、略翘、略厚重,别锋芒太露。

四、主笔长横、捺、斜钩、竖弯钩的弯钩部分适当夸张,也就是在你原来的基础上适当放长点,潇洒得多。

五、独体字,写小,写厚;合体字,该大大,别害怕。字要有大小粗细变化,是不?这不刚好?

六、适当加入行书甚至草书笔意,让字活起来!比如“不”、“之”等字,你写成草书,在作品中立马活动起。

七、学会简省笔画。比如“口”字,你写作相连的两点,“无”字四点底,你写作一横,这都是可以的,太多了,不一一举例,学会观察。去《集王羲之圣教序》里找,好多可以活学活用。

八、反其道而行之。大楷字帖,你写你小楷,小楷字帖,你写作大字,怎一个“高”字了得。比如,你将虞世南的《孔子庙堂记》写成小楷,将钟繇《宣示表》写成大楷,肯定效果不一样。当然,你要功夫了得哈~ 太多招,你能做到以上这些,一幅高古、灵动、潇散、遒劲的作品自然跃然纸上。注意一下形式、章法,国展向你招手呢,呵呵……

 

 

全国首届楷书展专题:

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征稿启事

投稿秘笈:从“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说开去

避免“东道主”现象,秀山书法家集体放弃首届楷书展参赛资格

秀山: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准备工作进入尾声

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优秀、入展作品名单

预告: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6月16日在重庆开幕

全国首届楷书展开幕,秀山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全国首届楷书展作品图片(评委、监委作品)

全国首届楷书展作品图片(获奖作品)

《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作品集》包邮销售

视频:全国首届楷书展获奖作者崔寒柏采访视频

TAG: 楷书 秘笈 全国 首届 投稿
顶:118 踩:11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3 (62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 (601次打分)
【已经有573人表态】
107票
感动
54票
路过
65票
高兴
61票
难过
64票
搞笑
70票
愤怒
71票
无聊
8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书法家园北京市网通网友 [zhangmei5912] ip: 123.119.*.*
2013-09-30 15:22:45
很实用的内容,很实在的语言,很真诚的心意,很敬佩的人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