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法名家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西中文谈宋震的书法: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经济新闻网 发布者:西中文
热度1463票 浏览210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05日 10:54

        宋震艺术简历及书法作品欣赏
         http://www.eshufa.com/html/90/n-7090.html

        一 、很早就想写宋震。但一直迟迟未能动笔。为什么呢,主要是觉得对宋震研究的还不够。

        每次翻开宋震的作品,总是为其朴拙大气而又风流倜傥的韵致倾倒。尤其得称道的是宋震的艺术风格在碑帖两大流派之间从容进退,优游徘徊,表现出很大的艺术容量和很强的驾驭能力。这一点使他高出许多同辈书家。

        纵观清代中后期以来书坛,碑源帖源两大阵营森严壁垒,鸿沟阻隅,具体某位书家,一看其作品,便能确知其出自何门何派,虽也有一些书家立志融碑帖于一炉,然效果却使往往不如想像。究其原因。大抵是一个幼习某家。先入为主,倘用功不深自不能入其堂奥,用功既深,积习已久,若再改习他路,犹如楚音习夏,已是乡音难改了。

        而宋震则不然。他能够自由出入碑帖两家之门,游刃有余地兼取两家之长。其书风随时随地在两家之间自由切换,非常自然而不露痕迹。所谓融合碑帖,在宋震那里已经不是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是自然而然的艺术实践。带着与生俱来的真诚与自然。看了宋震的书法,我每每想起一个并不恰当的比喻:碑帖两派好比积怨已久,龃龉多年的世交,老一辈已经很难对话,然而后辈们却没有那么多成见,他们并不在乎老一辈人的清规戒律,只管呼朋引类,一起去歌厅,跳街舞,不分彼此,亲密无间。这种融合是那样的真诚自然,他们根本不需要打破心理隔阂的壁垒,因为这种壁垒在他们那里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只有这一代人才能真正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书法艺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二、当然,这如我前边声明过的,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艺术这种东西,自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艺术派别的对立,也不能简单地比之于两家的交恶。而且艺术派别的对立,往往并非坏事,对于推动艺术发展有着许多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言而喻,清中叶以来,正是碑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碑帖两派的对立,促进了近现代书法艺术的繁荣,从而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融合碑帖虽然是许多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然而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书艺发展的终极目标。换言之,作为艺术派别和艺术目标的选择,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不论是尚碑还是嵩帖,抑或是追求碑帖融合,都没有好坏的区别,有高下优劣之分的,是艺术造诣的深浅。同样道理,对年轻一代的书法家来说,融合碑帖也并非仅仅意味着打破门户之见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对碑帖两派传统精华的深入钻研和卓越继承,而仅仅是把两派表面的东西混在一起,那么这在艺术上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然而我们在宋震身上看到的并非如此。宋震对碑帖两派的传统都有着较深的挖掘。对于碑和帖两方面的一些著名范本,他都下过很深的临池功夫。在用笔上,他吸取帖派提按顿挫,变化丰富,感觉细腻的特点,无论大字小字,他始终坚持“字中有笔”,即指在字中可以看出笔触的起止翻转,提按顿挫,轻重疾徐的变化,黄庭坚云:“字中有笔,犹似禅家句中有眼。”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正在于他的笔墨个性,即使画面的视觉效果属次要。这一原则不但适有于书法,甚至适用于中国画。

        用笔的丰富变化是帖派引为自豪的特点,帖源阵营并以此之后并碑源,然而碑亦非不讲用笔,只不过标准有所不同。而且此派主要的审美诉求不在此处罢了。宋震有较深的帖字底子,因此他在写碑时也能巧妙的体现用笔的细腻变化。他写过《石门铭》,《崇高灵妙》,《宝子》,《龙颜》等,在他的笔下,这些石刻名迹除了原有的厚重稚拙之外,显然又多了几分灵动。几分活泼。宋震在习碑时并没有刻意追求斑驳浑忙的金石气,而是坦然地以笔写碑,用提按顿挫的笔意来表现碑刻的稚拙古朴。

        当然,对这种做法也许书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金石气派是碑派的精髓,是表现碑派审美诉求不可缺少的艺术语言,缺少金石味的碑派书法,总是给人一种漂浮,孱弱和不正宗的感觉。对此问题尽管见仁见智,每个人审美个性不同,艺术追求不一,不必强求一律。有人追求艺术的精致和纯粹,“半生师笔不师力”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比一个人的口音,让家乡的人听起来格外亲切。可眼下的年轻人思想活跃。他们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不愿死守一途,追求纯粹,到那个地方要学哪儿话,一开口南腔北调。老一代人往往看不惯,其实作为一种风格和人生态度。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三、宋震学书的路子,给我们诸多启示。

        宋震出生书香之家,其曾祖,祖父均是周口著名书家,豫东名迹,多有出自其手者。其祖父能放后曾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十大出家之一。宋震在书法上从小受的是正规的教育。自述学书历程:“五岁学书,初入唐楷,得法度,继习汉魏,取其古拙高深,天真烂漫,后习两晋南朝诸家,取其古雅,流便简远。”

        每个人学书的路子不同,“闻道”的方式和路径也不同,是不必强求一律的。但尽管如此,我认为宋震的路子仍然算是一个经典的个案。初入书道先从唐楷学得规矩法度,无疑是必要的。唐楷是楷书发展的高级阶段,诸法齐备,启功先生诗云:“真书汉末已胚胎,钟体婴儿尚未孩。直至三唐方烂漫,万花红紫一齐开。”唐南海力倡魏碑,故云唐,甚至说终生不见一唐碑可也,应视为矫枉过正的偏激之伦。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唐楷的规矩法度,是引领初学者的路标,但学到一定程度就要设法突破它,寻求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不然,唐楷的规矩法度就可能成为束缚人的桎梏。宋震继习唐楷之后,即在魏楷上下了不少功夫,这给他的的书法奠定了刚健沉稳、疏朗大气的坚实基础。在这方面《爨龙颜》和《嵩高灵庙》给他的影响最为明显。宋震无论行书楷书、大字小字,亦不论帖派碑派,均能写得简直清通,浑融自然,无娇饰,忸怩做作之弊,这应该首先得益于其自幼对碑派书法的浸淫濡染。唐楷和汉隶北碑为宋震书法打上了苍茫厚重、法度森然的底色,使他后来不论走什么样的路子,均能立身稳健,步履坚实。

        当然,真正构成宋震书法多姿多彩的丰富面貌的,还是他后来对于两晋南朝诸家以及李邕、黄庭坚、苏轼等各家各派的广泛涉猎。在遍习诸家的过程中,宋震始终在遴选、探寻、思考和实践,以期求得自己心灵与古人的契合,而最终定位于一种沉稳矫健、开张洒脱的风格。这其中,李邕和黄庭坚所起的作用比较明显。李邕书法源于右军,尤其把其中的豪挺郁勃小发挥得淋漓尽致。清刘熙载认为,李邕书笔笔称实,如抛砖落地,使人不敢以虚之意拟之。“故历来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说法。宋震书法的用笔稳实,显然来自李邕。黄庭坚则是被誉为书法史上为数不多的“得笔法”的书宋之一,对此问题,人们也许有不同看法,但黄庭坚书法的体势开张俊逸,用笔起伏跌宕却是毋庸置疑的。宋震对黄庭坚的用笔结体有精深的理解和多方位的撷取。尤其是他的小行草写得疏朗洒落,飘逸爽健,瘦不露骨,肥不剩肉,可以说最得黄庭坚神髓。

        基础打得越广越深,艺术的发展路子就越宽。这是从艺的一条不移定律,这一点在宋震的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不同的书体风格往往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比如碑体书法古朴稚拙,气象雄浑,适于擘窠碑榜,帖派书法精严娟秀,细腻精致,长于启牍题签。而对于一个具体的书家来说,想把大字小字都写得非常精彩,非有多方面的扎实功底不可。

        宋震是我见到为数不多的,大字小字均写得很好的青年书家之一。他的小行书大体上是帖派面目,写得细腻俊美,疏朗洒脱。而大家则基本上是碑体风格,用笔续化提按结体精密严整。尤为难得的是他在二者的转换上能做得自然得体。无生硬勉强之弊。从这一点上也要以充分看出宋震艺术观念的通达和艺术手法的丰富多样。

        宋震是如何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的。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我想宋震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大抵有三个原因。一是得益于他有碑帖两方面的深厚功底,充分掌握了两方面的技法语言,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二是他比较注意寻求二者的接合点,比如在习碑时。他属意于其中的线条的变化,而在习帖时,他师从的又多重力度和朴拙的风格,像李北海,黄山谷就属于这种风格类型。黄庭坚论书。提出“凡书要拙多于巧”,可以看作是书法史上较早呼唤朴拙的声音,黄庭坚本人的书法实践也是力图突破图帖书风的小巧格局,建立开张宏博的新的风格模式,故其书也有小大皆宜的特点。三是宋震在艺术上开放通达的自由心态。这与一个人的禀性有关。宋震为人热情诚恳、害达大度,轻财帛,重然诺,处处表现出通晓达观的个性特色。“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之一,所谓“达人知命”“达人无不可”苟达度而织次,犹开流而纳泉,“达”即是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来寻求和营建对立各方共存的基础。“   而不犯,和而不同”正是建立在“达”的基础上的。

        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艺术家来说,尽管连心态上可以是开放通达的,连艺术上又不通不有所侧重,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艺术倾向。在宋震的各种书体中,我认为还是小字行楷出写得最好。其小字行楷用笔丰富精到,结体稳健茂密,风格精致典雅,集中体现了宋震多方面的书法艺术修养。

        小行书源于晋人尺牍书扎,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代表,对用笔,结构要求极高,讲究潇散的意韵和丰富的变化。后世书家多从晋人行出取结,下了大量的行书尽牍书扎的精品。当代书坛普遍化较重视展厅效应,因此写大字者多,写小字者少,尤其是小行书,写的人更少,写得比较精彩的尤其难得。张海先生说:“甚矣小行草之难也,老者作此,困于目力,少者作此,未得机括。”当然,如果是青年人又能得到此机括者,自然是最理想不过了。

        宋震的小字行书偏于楷。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路书体中黄庭坚的成份更多一睦,而他用笔的正侧兼施,中锋为庆,沉稳报鸷,提按变化,结体的开张流朗,清通简直,显然又取自多方面的营养。宋震笔下的艺术语言比较丰富。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变换取用,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时或看到圣教序的风神,高灵庙的胎息,黄庭坚的韵味,李北海的骨,平正通达,不激不厉。进而入贴,守而入碑,庄则为楷,谐则为行,从容进退,游刃有余。我以为宋震在此领域已进入了一种从心不逾的自由之境。

        笔者曾写过一篇“创新律”的文章,其中提出,厚积薄发律是艺术的铁律之一。我在宋震身上再次看到了这一规律的作用。宋震垂髻学书,几十年笔耕不辍,但知耕耘,不问收获,直到30出头才崭露头角。近年来他的作品屡屡在国家级展赛中入选获奖,显示了相当经的实力。这正是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具体体现,在河南为数众多以灵气见长的青年书家中,宋震在灵气之外,又多了几分日积月累的厚重。

        当我们试图以文字的方式将书法家的情感与思绪传达出来的时候,中国书法当中所蕴含的微妙心会的精神性已经失却大半了。不如让我们静静地凝视宋震先生的书法,走进作者营造的诗性中,感受其笔下书法的鲜活气息,聆听一个智者心底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层感悟。

        本文作者:西中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

        相关阅读:宋震艺术简历及书法作品欣赏
         http://www.eshufa.com/html/90/n-7090.html

TAG: 宋震 西中文
顶:66 踩:7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4 (42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1 (390次打分)
【已经有509人表态】
86票
感动
47票
路过
57票
高兴
58票
难过
72票
搞笑
71票
愤怒
60票
无聊
5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